文檔下載:高血脂自我保健
23
次閱讀
高血脂自我保健
血中總血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值長期偏高,可能導致動脈粥狀硬化、血管壁增厚、血流堵塞,甚至造成腦中風等不幸意外。血脂偏高的成因與不當飲食有相當密切關係,因此與醫師、營養師密切配合,了解正確的生活型態及飲食觀念是有必要的。
生活型態與飲食原則
烹調用油:以植物油(沙拉油、葵花油、橄欖油等)代替動物油(豬油、清香油)為宜。烹調方式以清蒸、水煮、涼拌、烤、燒、燉、滷為主,少用油炸、油煎或油酥。
多選用纖維含量高的食物:如未加工的豆類、蔬菜、水果及全穀類食品等。
減少甜食攝取:如冰淇淋、蛋糕、中西式甜鹹點心、糖果、巧克力等。含糖飲料及食品也須減少食用,必要時可以使用代糖(如:阿斯巴甜)來調味。
肉類處理:肉類中可見的肥油及肥肉應剔除後食用,如雞皮、魚皮、豬皮、三層肉等。
減少內臟、卵類攝取:動物的內臟、蝦卵、魚卵、蟹黃等應減少食用。
乳製品選擇:以脫脂或低脂奶取代全脂奶。
減少醬料使用:減少食用沙拉醬、蛋黃醬等。
多選用富含 ω−3 不飽和脂肪酸的魚類:如秋刀魚、鮭魚、日本花鯖魚、鰻魚等。
生活型態改變:包括體重過重時需減重、停止吸菸、飲酒適量、規律運動。
有氧運動:建議規律每周進行至少 150 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如快走、慢跑、游泳等。
維持標準體重:有助於血脂肪的穩定。標準體重 =22×身高(公尺2)。
藥物治療:若飲食控制和運動三到六個月後仍達不到理想效果,可至內科門診由醫師診察後使用降血脂藥物治療。
* 每日從油脂中所獲取的熱量,以不超過總熱量的 30% 為原則(其中飽和脂肪酸應少於總熱量的 6%,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最多 10%,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10%∼15%),單糖類熱量則不宜超過總熱量的 10%。
膽固醇攝取建議
目前美國心臟學會已不再建議每日膽固醇攝取量的具體上限。 相較於食物中的膽固醇,飲食中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對血中膽固醇的影響更為關鍵。對於低密度膽固醇過高者、糖尿病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,應更嚴格控制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取,並與醫師、營養師討論個別化的飲食計畫。
常見食物膽固醇含量(每 100 公克)
蛋類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鴨蛋黃 | 1,220 |
鵝蛋 | 870 |
鐵蛋 | 741 |
鵪鶉蛋 | 600 |
皮蛋 | 599 |
鹹鴨蛋 | 514 |
茶葉蛋 | 329 |
鴿蛋 | 303 |
乳製品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羊奶粉 | 103 |
全脂奶粉 | 91 |
乳酪 | 83 |
低脂奶粉 | 56 |
雞鴨鵝類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雞肝 | 359 |
雞胗 | 196 |
鴨賞 | 144 |
雞心 | 143 |
雞爪 | 114 |
鴨肉 | 93 |
雞胸肉 | 72 |
鵝肉 | 71 |
牛羊豬肉類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豬腦 | 2,075 |
豬腎 | 267 |
豬肝 | 260 |
豬小腸 | 199 |
臘肉 | 143 |
牛肚 | 134 |
豬肉干 | 130 |
豬腳 | 127 |
豬大腸 | 112 |
豬舌肉 | 112 |
豬肉酥 | 103 |
豬蹄膀 | 94 |
豬肚 | 68 |
牛小排 | 67 |
五花肉(豬) | 66 |
牛腱 | 66 |
牛腩 | 65 |
豬後腿肉 | 65 |
香腸 | 65 |
熱狗 | 55 |
培根 | 49 |
羊肉 | 24 |
海鮮類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小魚干 | 669 |
蝦米 | 645 |
烏魚子 | 632 |
魷魚絲 | 330 |
小卷 | 316 |
紅蟳 | 296 |
烏賊 | 203 |
章魚 | 183 |
草蝦 | 157 |
干貝 | 112 |
石斑魚 | 88 |
吻仔魚 | 84 |
白鯧魚 | 66 |
吳郭魚 | 65 |
生蠔 | 63 |
加工食品類
食物名稱 | 膽固醇 (毫克) |
蛋黃酥 | 577 |
蛋餃 | 246 |
蛋捲 | 146 |
蒲燒鰻 | 136 |
花枝丸 | 67 |
貢丸 | 65 |
參考資料
林美珠、黃斐楓、瞿蕙娟、劉燦宏、陳柏誠、高木榮 (2011)。社區健康飲食課程及自主運動對高血脂之影響。北市醫學雜誌,8(2),126−134。
博仁綜合醫院營養室,營養諮詢專線:2578−6677 轉 2706
修訂日期:2022/06/29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