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檔下載:貧血飲食

作者:info 於 2025-07-29
16
次閱讀

貧血飲食



一、貧血的成因:

造血原料缺乏使血液製造不足(腎衰竭或骨髓病變);血液流失過多(包括透析管路血液殘留、腸胃道出血等);紅血球先天性再生不良及飲食攝食不當引起。當紅血球、血色素或血球容積比減少到一定標準以下時就叫做貧血。

  • 一般成人貧血參考值:

    1. 紅血球(RBC): 男性 < 4.5×10⁶/µL;女性 < 4.0×10⁶/µL

    2. 血紅素(Hb): 男性 < 14 g/dL;女性 < 12 g/dL

    3. 血球比容值(Hct): 男性 < 41%;女性 < 36%

二、常見的貧血種類

(一) 缺鐵性貧血:主要缺乏鐵質。

(二) 惡性貧血:腸胃道無法吸收維生素B12。

(三) 巨紅血球貧血:主要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。

(四) 再生不良性貧血:先天性、化學藥品(如抗癌藥物)及放射線傷害。

(五) 地中海型貧血:先天性。

(六) 先天性溶血性貧血:鐮狀細胞性貧血、G6PD酵素缺乏症。

(七) 後天性溶血性貧血:免疫疾病、微小血管病變、肝病、脾腫大。

三、造血的營養素

蛋白質、鐵質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B12及葉酸等,必須各種營養素相互配合,才能達成最佳造血功能。其它的貧血,如再生不良性貧血及地中海型貧血,主要需要靠輸血或藥物治療。

營養素食物來源

鐵質

動物性:內臟(豬肝、雞肝、牛肝等)、各種紅肉類、蛋黃。

植物性:乾豆類(紅豆、花豆、黑豆、黃豆等)、乾果類(紅棗、黑棗、葡萄乾等)、暗紅色蔬菜(菠菜、紅鳳菜、紅莧菜等)、核果類(花生、杏仁)。

蛋白質

各種肉類(豬、雞、鴨、魚、牛、羊、海產等)、豆類及豆製品(黃豆、豆腐、豆干、豆漿等)、蛋、奶類。

維生素C

枸櫞類水果(橘子、柳橙、檸檬、番石榴、蕃茄、櫻桃、葡萄等)、深綠色蔬菜(如芥藍菜、空心菜、青椒等)。

維生素B12

各類瘦肉、深海魚的紅肉。

葉酸

肝臟、蘆筍、小麥胚芽、堅果、紅蘿蔔、蛋黃、奇異果、深綠色蔬菜。

貧血飲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