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檔下載:糖尿病自我保健
15
次閱讀
糖尿病自我保健
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功能失調所引起的一種疾病。由於血糖調節功能欠佳,而影響了其他營養素的代謝及吸收,長久下來,可能導致其他器官的病變。
生活型態與飲食原則
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,控制在七分飽,勿吃太飽太脹,勿吃飽隨即平躺,晚餐應比白日的餐量少一些。
飲食控制順序:湯 → 蔬菜 → 蛋白質 → 五穀雜糧/飯/糙米 → 水果。
應以看得見「形狀」的食物為原則 (水果不應打成果汁泥,因血糖指數易飆高),少吃過於勾芡的流質食物 (建議收乾,勿常以粥當主食)。
A. 烹調的方法宜多用清蒸、水煮、涼拌、烤、燒、燉、滷等。
B. 炒菜宜用植物油,如:沙拉油、花生油等。忌用動物油,如:豬油、牛油、奶油等。
C. 少吃油炸品或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,如:花生、瓜子、腰果、核桃、香腸、熱狗等。
D. 飲食不可以太鹹,且要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,如:內臟類(腦、肝、腰花)、蟹黃、蝦卵、魚卵等。一星期不超過3-4個蛋,若不食用蛋黃,可以蛋白兩個替代一個蛋。
E. 多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,如:全穀類主食、蔬菜及水果,可延緩血糖的升高。
F. 含澱粉質高的食物,應按營養師指導食用,如:甘藷、馬鈴薯、芋頭、玉米、菱角、栗子、毛豆、乾豆類(紅豆、蠶豆等)、鹹的中西式點心(如:蟹殼黃、燒賣、咖哩餃等),及節慶應景食品(如:肉粽、鹹甜月餅、年糕等)。
G. 下列食物應減少食用:濃湯、冬粉、糖果、煉乳、蜂蜜、汽水、酒類、罐頭或盒裝果汁、蜜餞、蛋卷、太白粉、蕃薯粉及其加工製品(如:粉條、粉圓等)。
H. 嗜甜食者,可選用甜味劑,如:阿斯巴甜(Aspartame)來代替調味。果糖對罹患糖尿病者而言並非良好的糖代用品。
規則檢測與紀錄血糖變化,定期返診,每年檢查腎功能及眼科追蹤。
A. 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,不任意停藥。
B. 若有高血糖偏高症狀,如噁心、嘔吐、脫水或發燒等,意識清楚者應先補充水分及保暖;若血糖值偏高、居高不下或意識改變者應立即就醫。
養成規律運動。
A. 運動可提升胰島素的效力,可降低血糖。但也表示運動期間需注意低血糖的症狀。若有頭昏、頭痛、顫抖、飢餓、視力模糊等現象,需進食15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或120c.c.的果汁以舒解低血糖。
B. 當空腹檢測血糖超過 250 mg/dl 時不應運動。可與醫師或專業人員討論合適的運動計畫。
參考資料
歐嘉美、尚忠菁、劉劍華、張月娟、石光中、胡麗霞(2014)。內分泌系統疾病及護理。於王桂芸、劉雪娥、馮容芬總校閱,新編內外科護理學(五版,13-102~13-107頁)。台北市:永大。
博仁綜合醫院營養室,營養諮詢專線:2578-6677 轉2706。
